過幾天太平嶺完工,難免鑼鼓慶祝一番,作為中國標準機型華龍一號, 其后還將建幾十臺。我近年越來越擔心它在效率和安全上的隱憂,是否必須采用能動和非能動雙重排熱系統(tǒng)? 至少要嚴肅的再認證一次,難道目的只為了 減低百萬年一次的大災難,到千萬年一次?
早在2012 年南非召國際標,建2臺三代壓水機,美西屋,法, 俄, 韓,和中式的三環(huán)路競爭。當時法電自認EPR有全新獨立 四套獨立堆心冷卻系統(tǒng)ECCS, 美 AP1000 全部自然對流排熱,高大上無比,中國都已採購。法不肖于中式三環(huán)設計, 也容許參加競標。南非找我當顧問,審技術高下。
南非自己決定 : 中式價格2000美元每KW, 不到西方一半,或俄韓的 2/3,已經(jīng)內(nèi)定中選。我手上有書面原始資料, 可惜因政局動蕩廢標。
后來因為法、美、俄都成功賣給中國各自的機型, 把成交當作做賣點, 當然不允許中方復制他們的設計外銷。國核的CAP1400 只能自用,而中方自主研發(fā)的華龍一號,法方就不干涉了。
華龍一號仍然有常規(guī)的 噴凝Containment Spray 系統(tǒng), 用冷凝水霧排失水事故后蒸氣熱,每克水排熱539卡。西屋 AP1000沒有噴凝,改 用不鏽鋼殼外淋水,效果也是一樣。但是華龍一號增加用「殼內(nèi)自然對流熱交換器」,水降溫一度只一卡,而其密度差極小,自然對流上升流量也是極小,到了売頂外面水池內(nèi)管,外面幾千噸的池水升溫,根本達不到沸點100 C。 而且鋼筋水泥的大水槽,又要扛得住波音747撞擊,滿足了美國三代自然對流的規(guī)則,又奉承了歐盟的規(guī)定,人家自己根本沒在乎,至今也沒人稀罕。
大灣區(qū)建設, 廣東太平嶺核電站, 項目規(guī)劃容量為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采用華龍一號壓水堆技術方案,分期建設,一期建設兩臺??赏?025年6月建成投產(chǎn), 項目預估總投資400億元。
所謂安全「 殼」,目的就是要它「空」,好方便失水事故后吸收大量蒸汽, 凝結成水除熱。你把殼內(nèi)塞滿了自然對流熱交換器,降低仍然存在的能動噴凝效率, 相當于把餘熟通通捂在安全殼裏面,永遠排不完! 在經(jīng)常性停機換燃料時, 也妨礙人員工作,百害而無一利。 我寫了許許多多投書,不再贅述,太累了!
華龍首座福清5已經(jīng)換料大修多次了,參加過的同仁能否告訴我,里面空間情況, 熱交換噐是否到處塞滿礙事檔路? 我在國外是常進那的,非常空曠。
建議國內(nèi)新建的華龍就別提「殼內(nèi)自然對流」這回事了。 今后以「人工智能除災系統(tǒng)」取代, 到時可改稱「 華龍一號 +」或二號 。
簡單地說: 我們擁有最先進的電腦程式, 可以分析所有機件故障, 人為因素, 和天然災害的後果。 用這些數(shù)據(jù)經(jīng)過人工智能算法, 可以開發(fā)成功, 獲得絕對安全的處置辦法。而國內(nèi)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成果, 在全球居于領先地位。
如果大家認同我的評價,應立馬匯報核安單位,
更合理可行的是:
1)拆除所有売內(nèi)熱交換器,新建的不加殼頂水槽。
2)立案開發(fā)AI 免災系統(tǒng),永保無災。
我為港方 電工程署EMSD 顧問近35年,對特區(qū)公民安全負有責任,太平嶺是我們共同關切的項目,煩請同仁匯報主管,不能再剪彩只是敲鑼打鼓, 粉飾太平了! 

聯(lián)系方式
http://www.microsimtech.com/
Email info@microsimtech.com
WeChatLichi 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