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電站
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中流入太平洋的放射性污水預計在2014年抵達美國沿海水域。這些放射性物質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的了解海洋是如何圍繞地球旋轉的。
海洋模型顯示,2011年日本福島地震產生的放射性物質銫-137將于2014年初開始流入美國近海水域,并于2016年達到峰值。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日本東海岸的黑潮洋流和黑潮續(xù)流在福島地震后的4個月內已經將放射性物質稀釋。目前海洋中留存的放射性物質的濃度已經處于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的安全系數之內。
但如果發(fā)生地震的區(qū)域位于日本的西海岸,那結果就不會這么樂觀了。海洋學家、目前在西班牙物理和復雜系統(tǒng)跨學科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的文森特?羅斯(VincentRossi)說,如果受輻射污水流入一個循環(huán)性、流動性較差的海域,那么對環(huán)境的影響可能會更嚴重。
日本福島的核輻射污水要越過太平洋尚需要一段時間。相比之下,福島核工廠的大氣輻射到達美國西部海岸的時間與2011年災難發(fā)生之日僅相隔幾天。
海洋中的核輻射物質來自三個不同的渠道:核輻射顆粒從空中落入到海洋中,直接來自核工廠的污染水源,或是受放射性顆粒污染的土壤流入水中。
日本福島的銫-137元素在進入日本東部的兩個湍流后被稀釋,當其離開日本近海時,其濃度已經幾乎不會對人類造成威脅。
研究人員對銫-137在海洋中的擴散進行了27次科學模擬,每次模擬的起始年份都不同,以確保消除海洋起始條件對于結果的影響。
許多海洋學家在對海洋的流向進行研究時,喜歡使用銫-137來追蹤海洋的洋流。因為銫-137是一種惰性物質,它不會和其它物質產生相互影響,并且其半衰期長達30年。
羅斯稱,這種追蹤方法優(yōu)勢在于,這么漫長的半衰期,我們有能力精確的對其進行測量。未來我們可以用它來測試海洋環(huán)流模型與實際情況的差別。在未來20年里,我們可以到太平洋的各處去測量數據,然后與我們的模型做比較。
這個研究小組的主要目的是,在輻射到達距美國海岸線約180英里(300公里)的大陸架水域之前,預測它的軌跡。在2014到2020年間,約有每立方米10到30貝可勒爾(放射性強度單位)的銫-137到達美國和加拿大北部沿海水域俄勒岡州。(這個輻射水平已經遠遠低于美國環(huán)境保護局規(guī)定的飲用水的輻射限量。)羅斯解釋道,相比之下,到達加州海岸的銫-137在2016到2025年間預計會有約每立方米10到20貝可勒爾。
來自福島的輻射有相當大一部分永遠也不會抵達美國近海水域。大部分的銫-137會停留在北太平洋渦流中,該區(qū)域的海水緩慢的以順時針方向回旋流通,輻射碎片會被困在中間區(qū)域形成“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帶”,并在未來10年里繼續(xù)被稀釋。模型顯示,福島地震的輻射量約有25%將會在震后的20到30年間流入印度洋以及南太平洋。(崔修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