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核安全局近日發(fā)布消息,已向國家電投山東核電海陽核電廠1、2號機組、中核集團三門核電1、2號機組頒發(fā)運行許可證。據了解,獲頒運行許可證,標志著AP1000依托工程四臺機組第一個燃料周期運行結果均符合設計要求。
3月2日,國家電投發(fā)布消息,海陽核電1號機組已于近日完成首次換料大修,一次并網成功,歷時44.73天完成,創(chuàng)國內核電機組首次換料大修最短工期紀錄。在此之前,三門核電1月19日完成首次換料大修和所有檢修及試驗項目,首修工期46.66天。
據了解,按照AP1000堆型的設計要求,每隔18個月要對機組進行換料大修,主要是更換部分核燃料,并對機組所有的系統(tǒng)和設備進行一次全范圍的體檢和維護。
山東核電近日表示,海陽核電1號機組大修科技成果豐碩:首批國產化三代核電核級鋯材正式進入堆芯,改寫我國長期以來核級鋯材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自主設計的堆芯裝載方案,經物理試驗測量結果良好,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首次采用多個先進機器人及自動化檢維修裝備,保證了在役檢查的質量;組織開發(fā)23項技術成果,19個專用工具、工藝,完成了78項技術改造工作。
公開信息顯示,三門核電1號機組首次大修期間累計完成大修相關工作5763項,并進行了多項“首次”嘗試,包括自主開發(fā)換料大修操作規(guī)程、首修實現在不卸料工況下裝拆蒸汽發(fā)生器堵板、自主開發(fā)基于AP1000堆型反應堆壓力容器在役檢查平臺、自主研發(fā)爆破閥檢修專用工具,以及完成首次汽輪發(fā)電機組檢修等。
三門核電1月20日表示,1號機組大修完成,驗證了AP1000機組首循環(huán)后系統(tǒng)和設備的可靠性,也凸顯了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性和經濟性。
AP1000四臺機組于2009-2010年先后開工,于2018-2019陸續(xù)投產,前后歷經近十年。2019年12月31日,國家核電、上海核工院與三門核電簽署三門核電2號機組的臨時驗收證書,至此,AP1000依托項目四臺機組的臨時驗收證書全部簽署完畢。
作為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AP1000四臺機組在引進、消化、吸收的過程中,是否實現其使命?
公開信息顯示,在四臺機組建設過程中,核島設備國產化率從31.5%提高到72%,核島關鍵設備國產化供貨任務全部完成,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fā)生器、主管道、一體化堆頂組件、控制棒驅動機構、核級鋯材、核級電纜、雙向不銹鋼板等“卡脖子”設備和材料研制成功,部分設備甚至填補了國際空白。
同時,在引進、消化、吸收AP1000技術基礎上,通過再創(chuàng)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功率更大的大型先進非能動壓水堆核電型號CAP1400。
作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該堆型功率達到1500兆瓦,已于2016年4月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通用安全審評。2019年5月,CAP1400設備研制基本完成,主設備已全部實現國產化,示范工程設備國產化率達85%以上,目前建設按計劃推進。
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10臺AP1000機組獲批或在建。其中,4臺在中國,其余6臺都在美國,分別是Vogtle核電站3、4號機組,V.C.Summer核電站2、3號機組以及TurkeyPoint核電站6、7號機組。